已接种病毒载体疫苗的自身免疫性风湿病(AIRDs)患者队列中突破性COVID-19感染的发生率为7.4%,与疫苗接种后的血清阴性相关。
目的:评估已接种疫苗的自身免疫性风湿病(AIRDs)患者队列中突破性Covid-19感染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,并确定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(anti-RBD)的抗体是否可作为此类感染易感性的可靠预测因子。
方法:纳入完成两剂SARS-CoV2疫苗的AIRD患者,并在第二剂疫苗后4-6周测定抗RBD抗体,并将其分为良好反应者(GR) (>212 IU)、反应不足者(IR) (0.8–212 IU)和无反应者(NR) (<0.8 IU)。在第二剂疫苗完成至少8周后的患者每2个月进行一次随访,以确定突破性感染。还分析了所有与COVID-19接触的血清转化患者的中和抗体。
结果:研究了630名AIRD患者(平均年龄55.2 (±11.6)岁,男女比例为1:5.2)。大多数患者接受了病毒载体疫苗AZD1222 (495, 78.6%),而其余患者接受了由印度本土公司研发的病毒载体疫苗BBV152。平均抗体滴度为 854.1 (±951.9),GR为380 (60.3%),IR为143 (22.7%),NR为107 (16.9%)。平均抗体滴度为 854.1 (±951.9),GR为380 (60.3%),IR为143 (22.7%),NR为107 (16.9%)。
47名患者(7.4%)发生突破性感染,平均随访时间为147.3 (±53.7)天,NR组(19; 17.75%)比例最高,其次是IR组 (13; 9.09%) 和GR组最少(15;3.95%)。在对数秩分析中,抗体反应(p<0.00001)、疫苗(p=0.003)和吗替麦考酚酯(p=0.007)是突破性感染的重要预测因子。在多变量Cox回归中,只有NR与突破性感染显著相关(HR:3.6,95% CI 1.58至8.0,p=0.002)。在与COVID-19接触的血清转化患者中,发生感染和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中和水平不同。
结论:7.4%的患者发生突破性感染,并且与疫苗接种后的血清阴性相关。这为探索疫苗接种后抗体滴度作为AIRD患者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基础。
出处:AhmedS,MehtaP,PaulA, et al. Postvaccination antibody titres predict protection against COVID-19 in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diseases: survival analysis in a prospective cohort. 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2022;81:868-874.
copyright©医学论坛网 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复制、转载或镜像
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-1 (京)网药械信息备字(2022)第00160号